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,我国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有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。2016年,采取了减税降费、合理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等措施,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。
2017年,财政政策将继续从多方面发力,更加积极有效,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。”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日前向经济日报·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。
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传统思路主要是扩大财政赤字、增加政府投资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多次强调,减税降费本身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。近年来,我国持续推进减税降费,在2016年力度更是空前加大,通过“放水养鱼”,激发市场主体的更大活力。
营改增这场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的攻坚战最引人注目。从2016年5月1日起,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,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、房地产业、金融业、生活服务业,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。
“新增试点行业全部实现总体税负只减不增的预期目标,全年降低企业税负超过5000亿元。”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。营改增除了为企业减负之外,对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。由于消除了重复征税,有效降低了分工细化过程中的税收成本,促进专业化分工、拉长产业链,催生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商业模式,孕育了新动能、涵养了新税源。
我国还持续实施普遍性降费举措,合理降低企业负担。近年来,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推进收费清理改革的有关要求,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降费减负的政策措施,累计取消、停征、免征和减征了496项收费基金,每年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超过1500亿元。
“2016年进一步加大收费基金清理和改革力度,取消、停征和整合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等7项政府性基金;将免征教育费附加、地方教育附加、水利建设基金的范围,由现行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扩大到10万元;将原只对小微企业免征的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。上述措施,每年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约270亿元。”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。
同时,目前收费名目较多、乱收费等问题依然突出,加重了企业负担。2017年2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,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,持续为实体经济减负。
财政部部长肖捷在此前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也表示,2017年要继续落实和完善营改增等减税降费政策,研究出台新的减税措施;进一步清理规范基金和收费,再取消、调整和规范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;公开中央和各地收费目录清单。
财政支出更有“温度”
2016年,我国合理扩大财政支出规模,促进经济稳定增长。“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情况下,扩大财政赤字规模,确保支出强度不减。”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,年初预算安排全国财政赤字21800亿元,比上年增加5600亿元,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4000亿元,地方财政赤字7800亿元,均比上年增加2800亿元;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的地方专项债务规模也有所增加。
同时,调整优化支出结构,压缩一般性支出,有力地支持国家重大战略、重要改革、重点政策的落地和实施。中央基建投资预算安排5000亿元,集中用于交通、水利等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项目。
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日趋规范,并扩大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规模,降低利息成本约4000亿元。全面清理结余结转资金,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,加大资金统筹使用力度,提高资金使用效益。